怎么防治香蕉黃葉病又稱枯萎病,該病是一種由植物病原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,可以給香蕉形成致命損害。對于香蕉黃葉病,農戶們應該提前做好各種防治措施,避免該病可能形成的巨大損失。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香蕉黃葉病的癥狀、病原特征、發(fā)病原因和應對措施:
香蕉黃葉病癥狀
黃葉病株下部葉片及全部葉片倒垂,從葉緣向中間至全葉逐突變黃,迅速萎蔫,葉柄在接近葉鞘處下折,葉片下垂,由黃色變成褐色而干燥。外部老葉鞘的維管束都有變色體現。幼樹發(fā)病,植株低矮,生長阻滯,漸漸枯死。成果樹感染黃葉病后,病株大都未現蕾健壯即已枯死,少量的地上部部分枯身后,根莖不立即逝世,往往還能長出新的吸芽一直到抽穗或成果后,才呈現干枯癥狀,果實已經沒有食用價值。
黃葉病最容易損害的香蕉種類為粉蕉和龍芽蕉。一旦發(fā)病就是整個地塊大面積發(fā)作,形成毀滅性的丟失。
香蕉黃葉病病原特征
黃葉病病原為半知菌亞門鐮刀菌屬,在土壤中可存活幾年到20年之久。病菌經過受傷或無傷的幼根,以及受傷的根莖和假莖向葉部延伸,假如縱向剖開病株根莖,可見黃赤色病變的維管束,越接近莖基部顏色越深。病株的假莖,外部老葉鞘的維管束都有變色體現。
香蕉黃葉病發(fā)病原因
香蕉枯萎病是土傳性病害,帶病蕉苗和病土是最早發(fā)病原因。高溫多雨、土壤酸性、砂性土、肥力低、排水不良和耕作傷根等因素,有利于病害發(fā)生。雨水多、植株長勢弱則發(fā)病嚴峻。香蕉枯萎病通過帶菌的香蕉種苗、土壤和農機具等調運和搬移進行遠距離傳播;通過帶菌的水和雨水進行近距離擴散。
香蕉黃葉病應對辦法
1、“預防為主,綜合防治”:從農田生態(tài)平衡的整體觀念動身,和諧地運用必要的各種防治辦法,拼裝一系列新技術,最大限度地減少有害副作用是該病的基本原則。
2、操控種苗來歷:禁止運用來歷不明的球莖、吸芽苗和育苗土壤,不在不正規(guī)的種苗場買苗。
3、栽培抗病種類::現在,經批準的抗黃種類有限,購苗時請認準育苗場育苗資質。
4、運用蕉園噴帶時,不運用上游有污染的河水噴灌。
5、適當增加純羊糞有機肥的用量:多施化肥或單施化肥的蕉園發(fā)病嚴峻;有經驗的蕉農,一般每畝運用1-1.5噸羊糞有機肥,黃葉病發(fā)病率較低。
6、操控線蟲損害和其它蟲災成為關鍵:新蕉園特別應該注意從苗期栽種開始就操控好地下線蟲和象甲。
7、鏟除病株:及時發(fā)現病株,或是徹底挖除、就地斬碎、曬干和焚毀,或用草甘磷、2,4-D等藥液打針病株進行毒殺,對挖除病株后的病穴,或撒施石灰粉,或噴灑2%福爾馬林液進行消毒。